來自 文化先鋒 公眾號
文化學者、小說家朱大可
病毒時代的“肖像涂鴉”
賀中為戒酒解悶而作的“新涂鴉”作品,消除了酒氣,卻充滿病毒年代的特色。生物性細節被塊面化后,自然光影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堅硬的非生物表征,是雕版表體的物理呈現,是生命體征的技術性丟失。盡管觀看者可以借助“熟人”記憶進行生物還原,但原型其實已在畫面上喜慶地死去。正如賀中的漢族名字所暗示的那樣,這是對文化死亡的熱烈祝賀。我喜歡這組創造物的原因在于,它戲謔地告知了世界容貌的劇變。
——朱大可
攝影術初初誕生之時,因其對人物肖像的逼真呈現,有人因此驚呼:繪畫已死。然而,事實恰恰相反,將近二百年間,繪畫不但未曾死亡,反而在攝影術的刺激之下,流派紛呈。在智能機器人初試寫詩、畫畫的時代,亦有很多人驚呼,詩人已死、繪畫已死,藝術家毫無存在的必要。但賀中這一系列借助照片、軟件、自我創意生成的近似立體主義風格的人物肖像圖,卻告訴我們,對人類來說,工具如果使用得當,不是藝術之死的問題,而是藝術之生的問題;蛟S,我們可以憑借這些高科技,生成很多新的繪畫流派?這些作品,創作之初,出于游戲與玩鬧——賀中為了戒酒,去繪制他文朋好友里的那些他覺得好玩、有趣、獨特的人。當然,他本人亦是個好玩、有趣、獨特的人。和畫家達利、攝影家王慶松一樣,賀中在用自己的毛發發明他自己:他的眉毛和胡須,讓他修剪得宛若幾只烏鶇在躍躍欲飛,他的臉龐看上去像烏鶇棲居地。事實是,通過好友驗證之后,我看到他的頭像,想起的不是達利,也不是卓別林,而是史蒂文斯的《觀察烏鶇的十三種方式》。當他說他是一位詩人,我心下暗想:這是用眉毛向史蒂文斯致敬嗎?我未曾見過他本人,只是想想這樣一張臉,一旦開口說話,眉眼相配,該是如何驚人的一場活幕?他一個人可能就是一場舞臺劇。這些既汲取了馬賽克拼圖又汲取了立體主義風的作品,有的色彩喧嚷,有的奪目艷麗,有的黑白分明,有的偏于抑郁(譬如作家李西閩的那張)。這位熱愛生活的藝術家,用他自己的顏色語言,嬉鬧著描繪出他心目里各位朋友的形象。
——馬小鹽
賀中,藏、蒙、裕固、漢等民族混血后裔。爺爺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分屬4個民族。1964年生,又名克列·薩爾丁諾夫、瓊那·諾布旺典。詩人、涂鴉人和平面設計師,F居拉薩。主要從事詩歌寫作。著有詩集《群山之中》、《西藏之書》、《說說你,說說我》等。
創作自述
這一系列純屬偶然作為。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搞平面設計和創作插圖為主。前一段想戒酒,便購了一個專業畫板,而后利用各種專業軟件、照片、手繪進行升級創意和制作。不料玩上癮了,一發不可收拾,于是想到把喜歡和欣賞的兄弟姐妹們都制涂一遍,戒酒解悶,何樂不為。
智華活佛
香王優格倉·龍日江措
導演、作家徐星
詩人、翻譯家張棗
作家土家野夫
詩人李亞偉
詩人、畫家嚴力
小說家李西閩
作家、文化批評家馬小鹽
導演王小列
詩人、翻譯家梅朵
詩人、翻譯家馬高明
詩人阿堅
詩人尚仲敏
詩人楊黎
詩人李南
詩人軒轅軾軻
作家劉偉
作家周忠陵
作家狗子
作家金志國
評論家文能
本文圖片皆為賀中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