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南方來信 南方美術 南方文學 南方人物 南方評論 南方圖庫

南方評論

唐小林:祝勇的“蘇東坡”

2021-02-02 09:41 來源:文學自由談 作者:唐小林 閱讀

作家祝勇

作家祝勇

《在故宮尋找蘇東坡》是散文家祝勇的一部長達二十萬字的散文著作。在該書的《后記》中,祝勇寫道:“千古風流人物,我最想寫的,就是蘇東坡。不是寫一篇文章,而是用一本書,表達我的敬意。”筆者在閱讀了祝勇的這本書之后發現,書中那些有關蘇東坡詩詞和書畫藝術的敘述,最多只不過是借助“故宮”二字作噱頭,目的是吸引讀者眼球。這部書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,一個根本不了解蘇軾的人,在大談蘇東坡。

“粉”一個蘇東坡這樣的古代名人,雖不至于像現在的“粉絲”那樣把他的生辰八字祖宗八代都摸個門兒清,但最起碼也別把他的基本生平弄岔了吧?祝勇就能這么干。他好像對蘇東坡了解得還并不夠,就急吼吼地貿然下筆,率爾操觚:

蘇東坡原本就出生于農家,假如他不曾離家,不曾入朝,不曾少年得志,在官場與文場兩條戰線上盡得風流,他或許會在故鄉眉州繼承祖業,去經營自家的土地,最多成為一個有文化的勞動者。

祝勇不知道,蘇東坡不但從未在官場上“風流”過,而且始終是仕途蹭蹬。他更不知道,蘇東坡的父親蘇洵,出生在眉山城西南隅的紗縠行私第,也就是說,蘇東坡的祖父是經營絲綢生意的。眉山那條著名的紗縠行老街,正是因此而得名。蘇東坡的母親程氏,是名副其實的“富二代”。在當時的眉州,程、石、蘇三大家族中,程家是最富裕的,蘇東坡母親的家庭,是當時眉州的“首富”。蘇東坡和弟弟蘇轍也是出生在此。童年的蘇軾,從來就沒有過什么凍餒之憂,而是在母親的悉心教育下,無憂無慮地飽讀詩書,開開心心地盡情玩耍。在蘇東坡的家鄉,長期保持著三種近古的風俗,第一就是“貴經術而重氏族”:“大家顯人,以門族相上,推次甲乙,皆有定品,謂之江鄉。非此族也,雖貴且富,不通婚姻。”兩家通婚,必須門當戶對。想不到,祝勇居然把蘇東坡這樣從未干過農活的家庭說成是農家。由此可以看出,祝勇在描寫蘇東坡時,從源頭就出現了根本性的錯誤。在祝勇的書中,這種想當然的描寫,絕非僅見。

祝勇把自己的散文寫作當成了“故事會”和文史“羊雜湯”,其烹飪方法,不外乎把人們早已熟悉的文人的故事、帝王將相的故事、政治家的故事、農民起義軍的故事,乃至文物古跡的故事,當作火鍋底料,再佐以大量虛構細節,進行“抒情化”寫作。像下面這樣的描寫,就是一例:

今天我們想象他(蘇東坡)當時呼喊與奔跑的樣子,內心都會感到暢快。因為他不只燒去了地上的雜草,也燒去了他心里的雜草。自那一刻起,他不再患得患失,而是開始務實地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所有困頓,他懂得了自己無論站在哪里,都應當從腳下的土壤中汲取營養;鹪诨脑蠠饋,像有一支畫筆,涂改了大地的景物。

蘇東坡赴黃州,并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浪漫旅行,而是作為一個被朝廷特別監管,遣送到此接受改造的有罪之人,哪里會像祝勇描寫的這樣歡天喜地,手舞足蹈?

又如:

……在此時的蘇東坡看來,那泥土也不再骯臟和卑微,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;ㄗ兂赡嗤,再變成養分,去滋養花的生命,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貌似樸素的泥土,也是不凡的。從這兩句里,可以看出蘇東坡的內心已經從痛苦的掙扎中解脫出來,走向寬闊與平靜。

“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”,本是清代詩人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中的名句,怎么被宋朝的蘇東坡給超時空“劇透”了?

煽煽情倒也罷了,更讓人無法消受的是這些形形色色的硬傷:

宋仁宗慶歷四年(公元1044年),范仲淹寫下著名的《岳陽樓記》那一年,宋夏簽訂和平協議,戰爭結束了,英雄失去了價值,郭綸于是騎上他的青白馬,挎上曾經讓敵軍膽寒的弓箭,孤孤單單地踏上遠行的路。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到四川來的,更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里,只是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,與蘇軾迎面相遇。

于是,年輕的蘇軾寫下了這樣的詩句……

范仲淹在《岳陽樓記》的開篇明明交代得清清楚楚:“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……屬予作文以記之。”也就是說,范仲淹寫《岳陽樓記》是在慶歷五年,即1045年。這一年,蘇東坡剛滿九歲,還是個兒童,距祝勇所說的“年輕”還差十好幾年——據筆者所知,蘇軾寫作《郭綸》這首詩時,是二十三歲。

更為吊詭的是這樣的描寫:

他(蘇東坡)甚至寫了《豬肉頌》,為不知豬肉可食的黃州人發明了一道美食,使他的城郭人民,不再“只見過豬跑,沒吃過豬肉”。那道美食,就是今天仍令人口水橫流的東坡肉。

既然黃州人不知道豬肉可食,那么他們養豬來干啥?難道是當寵物養來玩?一頭豬一年究竟要吃多少飼料?養豬究竟有多辛苦?咱不至于為了歌頌蘇東坡而貶低黃州人吧?——哦,不,怪只怪祝勇沒讀懂《豬肉頌》。蘇東坡在詩中明明說的是“貴者不肯吃,貧者不解煮”,即富貴人家不屑吃豬肉,嫌它低檔,貧困人家卻又吃不起,更不會蘇東坡這樣的烹飪方法,他哪里說黃州人不知道豬肉可吃了?

祝勇在《散文叛徒》一書中說:“虛構的現象在散文寫作中不可避免,包括那些標榜‘真實’的寫作者,但散文的虛構與小說的虛構不同,小說的虛構是整體性的,而散文的虛構,往往是細節性的,它不能捏造,而只能使敘事更加完善、更加真實。”基于這樣的創作理念,祝勇甚至主張“有必要將散文的‘真實原則’更改為‘真誠原則’”。

照祝勇這樣的邏輯,散文就成了一種鏡花水月般真假難辨的文字。當然,他是這樣主張的,也是這樣實踐的。

(《文學自由談》2020年第2期。圖片來自網絡)

0

熱點資訊

© CopyRight 2012-2023, zgnfys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蜀ICP備06009411號-2 川公網安備 51041102000034號 常年法律顧問:何霞

本網站是公益性網站,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如媒體、公司、企業或個人對該部分主張知識產權,請來電或致函告之,本網站將采取適當措施,否則,與之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
  • 移動端
  • App下載
  • 公眾號
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∧,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,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,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